5月30下午,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举办的“Pre-Sufer Peer Meeting”之股票沙龙第二弹:新时代投资展望及投资策略,在众多财大MBA考生和同学的期待中火热召开,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骆玉鼎教授及汇添富股票基金经理朱晓亮应邀出席活动,并作为对话嘉宾就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及近期股市行情等大家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骆玉鼎教授现场答疑
以下为问题节选
-----------------------------------------------------------------------------------------------
提问:我想了解一下财大MBA的量化金融课程,以及成长为一个基金经理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骆玉鼎:量化金融各个相关专业都有设置,课程表大致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培养目的和规格是不一样的。金融硕士里,量化金融基本为券商、投资公司、基金公司或者其他类型的机构提供投资基金经理这方面专业人才。MBA量化金融方向为这些部门培养总经理,也就是让学员了解量化金融基本的原理,方便学员你管理手下技术精英,但是不希望学员直接做量化研究员。MBA学生本身都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如果每天去编程、计算,就无法体现MBA的管理优势所在。
-----------------------------------------------------------------------------------------------
提问:现在互联网对证券行业的冲击很大。网上有一个流传说法,未来5年内50%证券公司倒掉,您怎么看?
骆玉鼎:目前全国证券从业人员大概有33万人。想想看,沪深两市开户的人数加起来,如果同时深圳也开,上海也开,那么大概开户的人数有4000万。也就是说,30万人为4000万人服务,平均一个人要服务130个人。就我来看,这个比例是不算大,因为33万人中还有很多实际不跟客户做直接交流,这个比例可以放到接近260个人。中国总体来看,金融从业人员的人数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上海更是如此。上海想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现在大概有20多万金融人员,这个数字跟伦敦,东京,纽约,香港都不好比。如果诸位现在在金融行业里面,我恭喜你们发展空间很大,如果没有进入这个行业里面,想转入这个行业,尽管未来市场有高潮,也有低谷,但是在未来20年进入这个行业相对来说是正确的选择。
-----------------------------------------------------------------------------------------------
提问:对于处于信息市场的中国股市,什么时候会走向价值投资?大家都知道美国依靠价值投资方式有专业机构操作这些证券,中国要实现价值投资是不是要走向这条路?中国互联网时代会不会使中国股市走向散户的道路?
骆玉鼎:过去20年的资本市场发展道路,其实是一个机构化比例不断加大的趋势,这个趋势如果要去找国外来比较的话,可能还不够。比如说在美国,机构比例大概在90%以上,90%以上资产是机构持有的。在座诸位面对沪深市场两三百支股票,你们已经无所适从,为什么抓不到涨停,因为要监控这么多股票的变化是不可能的。随着资本市场开放,还可以买香港的股票,再接下来可以买美国股票,一个散户同时面对1万个股票,就算有充分的信息来得及看吗?所以个人可供信息有限,导致个人在市场里面选择股票去投资,会越来越不占优势,这就是机构化比率提高背后的逻辑。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家看到P2P去中介,去机构,那么我们想要问的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去中介化这件事情会不会从间接融资领域发展到直接融资领域,如果有这种可能,以什么样的途径实现?从我们这个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过去他们研究成果呈现的方法、方式是研究报告,提供给机构,机构再提供给他们的资金经理,或者提供给自己的重要客户,或者卖给有关的平台,让投资者去看。现在不一样,现在很多研究员,或者研究团队通过微信、短信的方式,在不违规的情况下,直接服务自己的客户或者说核心客户。这些客户是自己操作股票的,但是旁边有一群人给他们提供信息咨询的服务,指导他们炒股票。如果这种方式可行,可能机构化的数据增长会缓慢一些,当然这样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行业,除了资产管理,可能私人财务顾问,或者投资顾问,信息中介这类行业会起来。
发布日期: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