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非常地荣幸邀请到上海财经大学EMBA主任姜辉老师作客我们“星期三会客室”我们今天来聊聊商学和学界有趣的话题,首先谈一谈在商学院林立,竞争激烈的今天上海财经大学的EMBA项目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
姜晖【上海财经大学EMBA主任】:说到竞争优势,在营销学当中的定义有两个特点,第一,你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第二,这个不一样的东西能够持续地在商业或者在市场当中给你带来收益。我想从这两个特点来谈上海财经大学的竞争优势:首先是它和国内所有******的大学或者商学院所具有一些共性的优势,这些共性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五个因素,第一就是比较悠久的办学历史,第二是有比较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第三是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主要指大学的教师),第四是有丰厚广博的校友资源,最后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世界上著名的办商科的大学,基本都具备这些特点,刚才说了五条,起码要具备其中四条才有这样的优势或者说能够立足一流商学院的行列。中国今天MBA的办学历史已经跨过了20个年头,全国举办MBA项目的院校有236所,这里还不包括在中国举办MBA和EMBA项目的国外商学院。在商学院林立的市场当中,我想这五个方面的优势是上海财经大学能够排列在******商学院当中的基本要素,这是关于共性优势。关于个性化的优势主要谈两点——上海财经大学和同样处在******集团当中的商学院有什么不同?第一个叫做财经特色,这一点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上海财经大学是我们国家历史最悠久,目前也是各个排名来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所财经类高校。这里说到的财经主要指会计、金融、财务,其实金融在世界范围内的商学院当中的重要性相当高。上海财经大学在金融学科,包括财务、会计学科的优势已经决定了我们在举办商科项目方面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第二个叫做为国际化。说到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化,我们可以先从历史上来看。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在上海商科大学建校的时候,我们的创始人中就有14位是来自美国一流商学院的海归学者,上海财大的前身是由他们一手创建的,所以上海财经大学在创建之初就有率先把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引入到中国来的根源。从现在来看,上海财经大学在国际化办学方面也是走在了整个中国高校的前列——我们率先采取了对任课教授的双轨制,招募了一大批具有北美或者欧洲一流大学博士头衔的教师。除去教师方面来看科研成果,有两个数字值得关注:一个是“200”,一个是“20”——200是在过去五年中我校教师在国际刊物中发表的论文总数已经超过了200篇,20是其中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超过20篇。这在国内乃至亚洲都是******的,国内可以达到这样成果的院校是不多见的。从校友来看,以上海这样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为例,其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当中(我们指中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上海财经大学的校友数量排在全国各个高校当中的首位。总之,关于您刚才提到上海财经大学的竞争优势,我归纳为两点:一是共性的优势,有五个方面,这是所有******商学院和大学都具有的;二是个性的优势,主要有两个,一是财经特色,二是国际化办学。
主持人【搜狐商学院】:像您刚刚说的,EMBA从西方引进中国也有了一定的年头,在中国也发展得非常快,在您看来中国EMBA教育现在发展的状态如何,将来EMBA教育将如何体现自己价值和先进性呢?
姜晖【上海财经大学EMBA主任】:中国的EMBA(以教育部批准办学为准)是从2002年开始的,到今天为止刚刚走过10个年头。如果让我来评价一下,我觉得可以用这么八个字来概括,就是“中国特色,喜忧参半”。
什么叫中国特色呢?如果去做一些调查的话你会发现,中国的EMBA和美国的EMBA有很大的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如果去浏览一下哈佛、沃顿商学院的EMBA项目介绍,他们在强调EMBA价值的时候要尽量表明我的EMBA和MBA是相同的,是相同的课程体系和一样严格的培养标准。为什么呢?因为在西方经济社会当中,MBA有的是全日制,有的不是全日制,而EMBA都不是全日制,EMBA项目申请者担心学习时间会影响学习效果,而商学院要打消学生的这种顾虑。因此,国外商学院EMBA项目强调与MBA项目接近的目的是因为学生******的诉求来自学习知识本身。中国的EMBA有很大的不同,商学院在介绍EMBA的时候所要强调我们和MBA项目有怎样的不同,我们通过什么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也好,灵活的办学方式也好,总之要体现EMBA的所谓“高级”之处。这是中国的特色,因为学生******的诉求可能在于知识以外的要素,包括获得名牌大学的学位和建立更广泛的社交圈等。
我想上述中国特色和中国人长期以来对学位的崇拜有关系,也和中国现在作为一个过渡社会的商业实力的分布有关系。中国经过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也产生了一大批商业新贵,他们在这个社会有时候是被捧得高高在上,有时候又被社会和媒体批评得一无是处,被我们人为或者自然异化为特殊的群体,而这个群体恰恰是我们中国商学院举办EMBA针对的学员。我们EMBA在十年当中的发展就呈现出和国外不同的趋势,我们要强调EMBA高于MBA,享受更高的待遇。但是我们看国外的EMBA可能在成熟阶段,和我们所强调的元素和价值亮点是不一样的,这是中国特色。
为什么说喜忧参半呢?喜就不用讲了,我今天坐在这里本身就代表EMBA项目发展的成果,像搜狐这样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体会专门成立节目组关注EMBA项目和市场,这说明EMBA在中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包括我过年回老家,和二三线城市的同学在一起,他们有的在读EMBA,有的要读EMBA,这说明EMBA的影响已经非常深入人心了。然而,现在整个EMBA市场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对这个问题社会和媒体都有很多的评论或批评,有的说EMBA办成了富人俱乐部,E本来是高层管理者(executive)的意思,有的人说EMBA******的区别就是更贵(expensive),或者是更容易通过(easy)的MBA,或者是吃喝玩乐(enjoyable)的MBA。面对这么多批评,中国商学院应该怎么去应对,中国的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怎么去发展、纠正和改进,这影响着我们中国未来EMBA市场的发展。
如果让我说,中国EMBA未来正确发展的途径在哪里呢?有两个关健词比较重要,一个是 “内涵式”。EMBA针对的主要群体是企业家和******者,尽管中国社会拥有非常庞大的人群,但是针对企业家的教育毕竟属于小众教育,所以规模上要控制,不能像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那样以外延式发展为主,而应该坚持内涵式发展。高级不仅仅是价钱更贵,这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考虑“内涵式”的高级。二是差异化。现在我们的EMBA,我刚才提到了比较******的商学院或者第一集团的商学院还好一些,有一些学校办了EMBA,他们的定价比较低,选拔过程相对又比较宽松,这也是EMBA在社会上饱受垢病的原因。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办学,那么EMBA真的就变成了容易的、昂贵的MBA项目,这会导致恶性竞争。我想真正有前途的商学院应该是重在差异化,注重自己的EMBA和其他商学院有什么不同,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通过和别人不同的一些要素和价值的亮点来吸引那些学生。我想差异化和内涵式是未来EMBA发展必须坚持的两个方向。在这个方面,作为办学主体的商学院、大学等教育机构肩负着重任,而整个社会和媒体同样有责任。我在这里呼吁一下,希望媒体和社会各界担负起应有的监督职责。
讲到社会舆论,我想在中国首先应该屏除传统意识当中对学位顶礼膜拜的意识。现在公务员选拔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在选拔干部的时候不但要填最终的学历,还要填之前的特别是最初的全日制学历,这本身代表了对教育经历的客观尊重。我想这种做法应该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让老百姓也好,让我们的企业家也好在选拔人才,评价人才时,不是把学位高低当成******的标准,而是对学历、学位背后的内涵要有更多的关注。媒体也很重要,我觉得任何一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一个因素很关键,就是信息一定要透明。以EMBA市场为例,商学院和潜在的学生站在天平的两头,中间有很多噪音或者不透明的因素,这些不透明的因素导致了一些学生最后没有选择他们理想的院校,所以往往做毕业生调查的时候会发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说自己母校的好话。当然,信息不透明同样导致了一些商学院不能招到自己理想中的学生。今天这样形式的活动非常必要,把我们业界人士、商学院当中的一些信息通过这样的媒体平台,让更多人知道。我觉得通过商学院、学生和全社会以及媒体的共同努力,中国EMBA市场一定会越办越好。
主持人【搜狐商学院】:刚刚您发表了很多见解,非常有价值,现在希望您更加具体地谈一下上海财经大学EMBA项目在招生中的问题,比如为我们介绍一下上海财经下设各种不同的EMBA课程所针对的不同人群,在费用和报考条件上有些什么不同,为我们正在选择EMBA的考试提出一些指导意见。
姜晖【上海财经大学EMBA主任】:我们上海财经大学是全国第一批举办EMBA的学校之一,我们现在有两个项目,一个是传统的经典EMBA项目(我们称国内EMBA),还有一个是“上海财经领军人才发展项目暨上海财经大学全球EMBA项目”。
上海财大国内EMBA项目今年定价27万,全球EMBA今年定价39.8万。全球EMBA项目是国内学习再加上两个海外模块,一个在英国剑桥大学,还有一个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每个海外模块为期两周。
两个项目在国内部分的课程设置上也是有不同的。(经典)EMBA的课程设置是四大基础模块再加上七个选修方向。基础模块包括入学导引、******力精要、数量分析基础和商学院核心。这些模块的课程大多属于全国EMBA教职委规定的EMBA的课程,各个学校这方面的差别并不大。
上海财大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选修模块上。我们开设了七个选修模块,有四个是金融方面的,这跟财大的优势特色相呼应,包括投资管理、宏观与国际金融、银行机构与风险管理和公司金融等等。还有三个是管理方向,包括战略与品牌管理、国际商务还有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等。全球EMBA的课程设置,在前四个基础模块和国内EMBA基本一样,但是选修模块是一个大型高级金融财务模块,所以全球EMBA本质上是一个财经金融方向的EMBA。在高级金融财务模块中,我们主要邀请海内外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来给大家进行金融财务方向的专业课程教学,这是全球EMBA和国内EMBA第一个不同点,即国内选修相当于我们配好的高级金融财务模块。当然,全球EMBA学生如果对其他模块感兴趣,在有精力的前提下也可以选修国内EMBA课程。第二个不同点在于:全球EMBA有两个海外模块。剑桥模块的名字叫做“国际商业领袖的未来管理”,从这个名字上就可以听得出这里面的课程设置主要也是结合了剑桥大学的优势,主要在讲风险管理、不确定性管理这方面的知识。伯克利模块叫“全球******商业实践”,从名字上可以听出来这里面的课程是跟其一线的企业实务相关,这里面的任课教师大部分是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然后又回到大学教书的教授。这里面的课程很有意思。我曾经陪学生一起去听一门课程叫做顾客行为研究的课程,教师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告诉你顾客的细节反映了什么样的心态,从里面可以捕捉到什么样的信号可以帮助你进行客户沟通和管理决策。在伯克利模块的学习大部分是这样的课程。我们从刚才的介绍当中就可以归纳出这两个项目的不同点:他们从课程设置上来讲前一个国内EMBA是“经典”EMBA,而全球EMBA是金融方向的国际EMBA。
从招生的基本条件来看两个项目没有本质的区别,就是要求本科毕业,工作满八年以上,并且在企事业单位担任******职务,这是对EMBA的基本要求。只是对于全球EMBA要加上一条:现在正在从事于或者将来有志于从事于金融或者泛金融行业的人士,或者有志于投身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人士。我觉得全球EMBA项目对上述人群来讲是特别合适。
主持人【搜狐商学院】:刚刚您已经介绍了我们EMBA项目课程很多不同的课程设置,在这些课程设置当中我们上海财经EMBA项目最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素质,通过哪些方面来提升,比如全球EMBA项目提升学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呢?
姜晖【上海财经大学EMBA主任】:EMBA是要培养企业家或******者,这一点各个项目都差不多,我想财大的特点体现在四个字上,这和我们教学科研方面所强调的战略是一致的,叫做“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我们在建立企业发展战略中要从高处着眼,强调全球化的竞争战略视野。所谓“立地”是我们在实际的行动当中,要擅长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这是我们和其他商学院不同的地方。我特别欣赏惠灵顿将军说过的一句话:一支真正成功的军队要带着磨盘出征。一个军队应该是全能化的军队,只有当你的每个成员都是多面手,你的这个团队的效能才更高,你才能提供更加完美的产出。我们对中国商科人才培养领域或者我们实际的******做一下观察,会发现有很多******(特别是大企业的******)是只能做大事,小事做不来,因为在大型企业当中很多琐碎的事情被秘书和助手做掉了。一些商学院建立自己战略的时候强调要培养的是天马行空的人才,便主要是强调“顶天”的这部分。我们除了强调“顶天”,更加强调“立地”。财大培养的人才一定既擅长于从高处着眼,又擅长于从细节入手,负责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从具体的实施来看,我们除了传统的课程教学以外,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国际化教学来实现培养目标。第一是案例化教学。很多课程我们是通过企业的实际案例来进行的,例如有一门课叫国际管理,没有课本,两天的课程讲八个案例,这是一种教学方式。我们商学院现在专门成立了案例中心,就是为了为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后台支撑。
还有一个是实践教学。EMBA在课堂学习之外我们提倡学员走出去,走出去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海外模块,包括EMBA教学领域常用的移动课堂,还有就是我们要求EMBA参加一些公益化的活动。我们现在要求EMBA在毕业的时候除了每个人要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提交学业论文之外,还要以班级为单位完成一个社会公益项目,或者孵化一个青年创业基金项目。这个工作体现了我们商学院的态度,这些学员完成项目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
我们在西部已经建立了若干所希望小学,参与过这些项目的EMBA学生在打电话跟我聊的时候说,其实真正能够记一辈子、感受深刻的印象通常是在实践教学当中。说这个话的学生是有一次到山东的一个农村建希望学校,他跟当地的******说这个钱我们要自己来花,我知道一般的做法是把这个钱捐给当地的政府,由政府来投资,但是我的这笔钱我自己花,我要自己带着人建学校。一开始当地******非常不理解,感觉你不信任他,他也不信你这样一个大企业家能够自己动手建学校。后来这个******就每天派人或者亲自偷偷地去看,结果发现这个学员日复一日坚持在工地上推水泥、运沙子。后来这个******真的服了,说没见过这样亲手做公益的人。我想实践教学是为了完善EMBA的人格,体现他们更完整的人文社会价值。
第三是国际化教学。除了在国外大学受熏陶之外,学生通常还希望和国外的公司和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这对于提高其“立地”的能力特别有帮助。举个例子,欧洲的企业和中国的企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大企业很多,但是欧洲小企业很多,很多企业人数大概就在10个人左右,但却生产了非常好的品牌,提供了非常好的产品。他们的老板也好,或者所谓的高管也好通常都是多面手,穿上西装可以见客户,客户走了脱下西装就可以到花园剪草。这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特色。我们在剑桥或者伦敦都会组织EMBA和形形色色的企业家、高管、包括他们的EMBA学生、MBA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甚至到他们企业里面参观,通过我们一系列的方式实现我们的办学理念。
主持人【搜狐商学院】:我们刚才说的是对已经进入上海财经大学的EMBA学员素质的培养,对于想要报考、还没有进入的学员来说我们上财最注重考察哪些素质,通过哪些方面来考察呢?
姜晖【上海财经大学EMBA主任】:EMBA都是各个学校自主招生的,考察环节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笔试,笔试主要是测试他的数理分析能力、英语能力,还有其它的管理能力;还有一部分是面试,我们现在采取无******的小组讨论,考试时四个人编成一组,根据随机抽取的题目进行辩论和讨论,以前是面试官来问,现在一般不会打扰学生的讨论,只是观察他们的言行来给他们从五大方面、总共15个维度进行打分。我们希望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素质,包括个人的表达能力、未来的远景、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等。
除此以外,我们非常注重两个方面。面试官很少问问题,但最常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作为一个******者你在事业上或者企业发展上是否有更高的要求?”。第二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对你现在的生活状态、精神世界的状态是否感觉到自在满意,人生是否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
第一个问题是要解决这个学生是不是我们所要培养对象的问题,因为只有在事业上有更高追求的人才有对知识的渴望,他到学校里面学习目的才明确,有更高的积极性,才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EMBA都是工作满八年,实际上平均一般在十几年接近二十年,他们处于事业的黄金阶段,我们希望帮助他们在事业的黄金阶段向事业最顶端发起冲击。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辨别他在文化上是否能够跟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所契合,我们想知道在冲过事业顶峰的时候,在领略过“一览众山小”的风景之后,他是否愿意回归到普通人的心态,包括刚才讲的做公益也好,去建立更长远的生活圈、交际圈也好,你是否愿意做这些事情,还是你仅仅停在事业的成功上为止?你是否还追求更完美的生活?我们把这种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上海财经大学EMBA核心的价值观称为“在路上”。我们觉得人人都需要有这样的心态——不管你走多远攀多高,其实你和我一样都一直在路上。
我想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的这些考试应该自己先问这两个问题,另外当然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看一下自己的基本条件各方面是否符合。
主持人【搜狐商学院】:这么看来EMBA的考核方式和MBA不同,更注重个人的素质。学员在报考上海财经大学EMBA项目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的充分,您能否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具备做什么方面的准备呢?
姜晖【上海财经大学EMBA主任】:首先我建议这些考生应该花时间搜集一些资料,现在各个商学院的网站都建得非常好,里面都有项目和师资的配备,应该浏览一下网站,收集相关的信息。
第二要明确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动机,这决定了你要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深造,比如是否希望从实业界转到金融界发展。例如一个企业家现在实业做得非常好,自己的资金也比较雄厚,现在想完成从企业家到资本家的转型,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像这样的考生建议选择金融方向的EMBA。还有一些考生自己企业面临实际的困难,你要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再去了解一下各个学校的校友和招生对象在行业分布上有什么特色,比如财大肯定是金融方面的校友比较多,在金融财务的特色比较明显。还有一些学校在制造业非常******等等,还有学生对国际化的要求比较高,你就要选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商学院,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要了解每个学校的招生流程,现在国内各个学校的招生流程差不多,考试的结构刚才也介绍了,每个学校的严格程度大致和整体的排名基本是相近的,你要选一个自己相对来说有希望或者是比较有把握的学校。还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刚才我说了这些记不住,你可以直接打电话到大学的EMBA项目里面:我要报考,你来指导我该怎么做。
主持人【搜狐商学院】:我们知道姜老师作为EMBA项目的负责人,可以说既算是商界的人,也算是学界的人。我很好奇江老师最近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什么,为什么呢?
姜晖【上海财经大学EMBA主任】:应该说最近关注的话题蛮多的,最近我在准备一个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最近发生的事从国内到国际都很关注,像欧债危机、习副主席访美、刘翔夺冠、NBA林书豪的崛起、房地产市场调控还有A股市场的回暖等等,我们所处的社会真的瞬息万变,如果其中让我找一个最感兴趣的案例,可以说最近几天比较感兴趣的是林书豪的事情。
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林书豪,因为我有一次开车听广播,发现有一些媒体已经在关注林书豪现象。因为我本身从事也是教育工作,这个是跟我比较相关的。当时我听这个节目的时候,他们的主题是围绕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教育模式能不能培养出林书豪这样的人才?然后很多嘉宾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可想而知,大家义愤填膺地批评了中国教育的弊端,有的甚至做出结论说中国培养这样人才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接近于零。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我们不但要反思,而且还要反思我们反思的方式。这个话有点绕口,但媒体抛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我们说林书豪这样一个人出来,真正应该引起我们反思的并不是我们能不能培养这样的人才。当你做这样一个命题的时候你还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假设我们把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一番,再把我们所有的家长教育一番,结果原来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后来能培养出这样的又能上哈佛、又能在NBA里面当明星的天才,是不是你的教育就完美了呢?不是的,真正对我们有价值、有启发的地方在于,美国的教育并不是结果导向的。林书豪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呢?你的学业也好,身体也好,你的兴趣也好,实际上只是人生的不同选择问题,考上大学不代表就一定能够成功。很多企业家都没有从大学里面毕业,很多人是普通大学出身,但是做的比那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要好得多。你选择不同的道路,只是人生的一个选择问题,你的职业也好,你的收入也好,这个结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们现在国内最根本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当然你不能把这个问题推给学校,推给家长,说学校现在太以结果为导向。我们要承认我们处在过渡社会时期,过渡社会有很多东西都是短视的,心态都是比较浮躁的,都是结果为导向的,有时候更加注重效率,忽视了公平,忽视了价值,这是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导致的。在正视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前提下,我们要反思现在的社会是否在人为制造这样一种环境?我们有时候是否在人为制造一些资源的稀缺?为什么中国教育不出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中国的教育要以结果为导向,很多都是资源稀缺导致的。中国人考大学实际还是作为一种大家改变自己命运的渠道,而不是只是当做一种人生轨迹的选择。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这和我们整个国家社会综合发展阶段有关。但我们不是说因为我们处在这样的过渡历史当中,我们就可以无视和忍受这样的过程,我们应该尽全力缩短这样的过程。这需要教育界的人士及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也好,媒体也好,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最起码要把人为造成的资源稀缺尽量消除——是不是我们财富过于分配不均匀?是不是我们经济当中大企业太多了,小企业太少了?分配得不均匀就导致整个社会地位分布得不合理。大家都想一夜暴富,但是一夜暴富的渠道又很窄。大企业太多,民企无路可去,大企业虽然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多,但是平均效能来看,真正能够解决就业还是小企业。现在还创造了小微企业这个概念,小微企业的能力还是很大的。如果我们把竞争环境改善得好一点,让年轻人自己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改变我们就业难、成功难的现状。
总之,教育问题永远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联,林书豪现象我们需要反思的根本问题是我们现在社会机制、社会体制需要进一步改进,包括我们EMBA教育也是。因为EMBA的学费比较贵,有些学生开玩笑说恨不得今天上课,明天炒股就把学费捞回来。我不开玩笑地说你索性不要读了,我现在把学费退给你。为什么四大模块当中有一个导引模块?里面绝对不讲经济金融企业管理,讲什么?第一是人生的境界修养,第二是商界领袖的世界观,第三是校史教育,第四是团队拓展训练。学生一进来首先要把心态放平,你需要提升人生的感悟。你进大学不是追求提升财富的总量。财富提高、地位提高都只是一个标志,只是一种伴随性的结果,你真正做到一些东西成功自然而然会向你走来。
主持人【搜狐商学院】:刚刚我们说到教育,说到了中国的EMBA教育,我们知道2012年对中国EMBA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因为是十周年,在2012年的特殊年份上海财经大学EMBA项目是否有什么新的计划和活动值得大家期待呢?
姜晖【上海财经大学EMBA主任】:今年是中国举办EMBA十周年,我们去年刚刚成立商学院,所以今年在市场宣传方面的力度比较大,就EMBA项目来说我们围绕EMBA十周年有三条主线,希望各位关注。
第一条主线:围绕EMBA十周年举办返校“三人行”活动。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这样的活动实际是提醒大家这一点。形式就是不要以自己报名的形式返校,还要至少邀两名同学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想提醒这些学生你学到的东西真正来源于同学,商学院只是平台,老师只是领进门,你大部分的收获在同学身上。这样一个活动整个上半年都会举办,分成不同的月份会邀请不同届的EMBA同学返校,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会把学校最近几年发展的成果展示给他们,也会请他们为商学院的建设献计献策,还会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座,比如关于最近的一些时事热点话题,关于人生的修养,关于财富的管理等等。
第二条主线:围绕我们的品牌建设开展“上海财经大学全球EMBA巡展活动”,主要派出我们的名师到全国各地,通常有校友或者有教学点在的地方举办论坛和讲座也。所谓“全球”的概念是指:我们全球EMBA项目在美国和英国还有这样的模块,我们有条件和加州大学、剑桥大学的校友联合举办活动,把我们EMBA品牌真正实现全球化的宣传。
最后一条主线是传统品牌论坛,这些活动规模比较大,通常在300到500人左右。去年我们举办了国际商业领袖发展论坛,还有全球EMBA圆桌财经对话。今年除了这两个传统的项目以外,我们再面向专门群体设计一些论坛。比如今年大家又开始关心房地产,我们就就面向房地产及私募基金人士举办大规模的论坛。这样的论坛大概一年三到四次,我们会陆续在网站公布这些信息,欢迎大家关注。
主持人【搜狐商学院】:看来我们上海财经大学对于2012年也是非常看重,各种活动和计划多姿多彩。今天姜老师分享了很多信息,相信对关注商学院和关注上海财经大学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非常感谢姜老师作客我们的“星期三会客室”,也非常希望能够和姜老师下一次在搜狐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