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复式簿记会出现而且是在意大利呢?
 
现在,我们引入第二个视角维度(一维角度请点这),就是站在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会计的发展。
 
大学的老师第一堂课就跟我们说,会计就是商业的语言。那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表达和沟通啊,表达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准确无误,无歧义的阐述。
 
比如说佛罗伦萨的银钱借贷业务,如果钱商从“某相对人”那儿得到货币,这里就有可能出现歧义了。你说业务内容究竟是这个人把钱存到钱商那儿呢,还是把之前欠钱商的债还给钱商呢?其实单式簿记用流水账的方式,也可以将这样的经济事项表达清楚,但是交易一旦频繁复杂起来,你就会发现单式的账簿已经混乱得像一堆毛线团,你是搞不清楚进进出出的,所以语言的另一个特征就显现出来了,就是力求简单易懂。而复式簿记的出现,其实要解决的就是,不仅能准确地描述,还能一目了然。
 
那回到我们的意大利,全世界在这个时间点上,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就是这个地方。所以,它必然需要有专门针对商业协作与交换的语言体系,来支持商业的分工协作。那这个语言体系就是复式簿记。有了这样的语言体系呢,人和人在商业世界中的分工协作、相互交换才能够实现。
 
反观中国,清代以前都是重农轻商的,没有那么多商业的协作与交换,男耕女织,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体,单式簿记的流水账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对商业语言的要求自然就非常低了。这也是中国簿记后来落后的原因,因为商业语言在这样的社会形态里根本就没有发展的驱动力。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来理解复式簿记的出现就非常容易了。
 
2、为什么簿记传到热那亚会变成左右对照式呢?
 
这样做这个不是增加麻烦吗?
大家想,如果当商店一天发生很多笔交易的时候,单式簿记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呢?就是当你漏记一笔交易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办法发现这个遗漏!你一摸口袋,咦?怎么多了一百块钱?然后你一看货架,咦,怎么少了一个LV?如果出现多笔这样的遗漏,那后续就没有办法追溯了,肯定是一笔糊涂账。
 
但是如果一件事情由两个人来完成,分别记到两个不同的地方,那每一笔交易就有两份可以追溯的材料,也就可以进行相互比对,并且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这个就是热那亚人创新的地方。其实它解决的就是一个对账的问题,当然啦,也可以说是一个管理问题。
 
3、为什么意大利的簿记传到威尼斯以后才真正形成了复式簿记呢?
 
我们前面讲到,威尼斯与佛罗伦萨不同,它是以贸易为主的,威尼斯商人嘛,贸易比起佛罗伦萨的银钱借贷业务,它的复杂程度就更高了。
 
对于商人来说,不仅仅有货物,还有购买货物的成本、储存和运输货物的费用,有出售货物的钱,有在自己口袋的钱,也有赊销赊购的钱。如果把每一个不同的事项都放在同一个账户里,大家可以想象会有多乱吗? 打个比方,就好比你晚上既要写作业,还要自己写点日记,更重要的是你得给女朋友写情书,你总不能都写在一个作业本上吧,肯定需要记到不同的本子上啊。所以,威尼斯人在热那亚记账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增加了收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四大类账户。
 
而我们的祖师爷卢卡帕乔利,对簿记******的贡献就在于他构建了一个伟大的恒等式就是:
 
Liability + Equity + Income = Asset +Expense
 
这个公式是ACCA里。这个等式的左边,其实就是钱的来源,借来的+留着没花的+卖东西赚的,而等式的右边,就是钱的去向,用钱换来的可以赚钱的资产、货物+花出去的费用。这个公式同样是ACCA里一个重要的公式。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为什么说伟大呢?因为他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商业逻辑,就是把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收入、费用这些要素都看成资本的不同形态,把整个资本看成一道流水,从一个流动的角度来理解商业。大家看,卢卡帕乔利是不是确实像从未来穿越回古代的人?
 
现在国际社会把《簿记论》的发行日11月10号定为国际会计日,就是为了纪念我们祖师爷的伟大。以后大家学会计啊,一定要在双十一购物狂欢之前,也过一过属于我们全世界财务人自己的节日哈。
 
如果我们把单式簿记比喻成一个婴儿在学语言的时候对单个物体叫出的一个个词,或者充其量是一个个短语,那复式簿记的诞生,这个孩子才真正有了语法,才可以对语言进行更加复杂的构建,也才能够运用到更加多样化的环境当中去。
 
上海财经大学ACCA培训中心最后的话
上海财经大学ACCA学习笔记:复式记账养成记
我们沿时间顺序追溯了记账的发展,到这里呢就要暂时告一段落了。我们把两个主线汇集在一起,站在商业文明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两个角度,来看这段历史的脉络:
 
单式簿记
 
它创立了词汇,成为了商业分工、协作交换的基础;就相当于一个婴儿从咿呀学语慢慢变成一个小学生会记流水账了。
 
复式簿记
 
它就构建了语法,支持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就好比一个初中生,已经可以完成一篇看图作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