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MBA市场,正在进入两极分化的淘汰赛。
随着国内商学院教育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申请人开始注重商学教育的品牌。其中,中外合作项目时常受到人们的青睐——不难理解,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能够享有两方甚至多方的教学资源,并可能拿到多个学位,对学生而言颇具吸引力。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学生仍然青睐一纸洋证书。
而另一厢,许多国外商学院进入中国后,只能通过合作办学的模式拿到招生执照。在它们蜂拥而入的大潮下,合作办学项目在近两年愈发如火如荼。毕竟,中国已经成为谁都不想放弃的市场。
此前,不少海外名校已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或中心。然而在风风火火的表象下,合作办学并不能确保“稳赚不赔”,或者说,取得1+1>2的协同效应。双方院校的文化是否能融合,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是否相当,都是影响合作办学成效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说,如果双方院校在合作中的地位不对等,那么这类项目便很难延续下去。
事实上,中外合作的MBA项目在中国已走过十余年。与此同时,合作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MBA、EMBA市场会逐渐走向分化,那些“强强联合”的项目能够继续发挥其影响力;而那些双方实力较弱,设计不佳的项目,也将被加速淘汰。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已成为海外商学院越来越不愿忽略的阵地。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骆玉鼎的话说,“中国元素是个很大的卖点”,海外商学院纷纷试图通过在中国开设课程来增加吸引力——这样做既可以吸收中国的学生,也可以把想来中国工作的外国学生带进来,同时让教授的研究氛围里添加中国的元素。
海外商学院选择入华,除了本身想渗透到新兴国家的教育市场外,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小觑。通常情况下,美国及欧洲的商学院与相关行业内的企业往来十分频繁,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也会推动商学院与中国的联系。
而选择与中方院校合作,国外商学院通常看重的是中方院校的社会资源与招生能力。由于国内教育市场及教育体系的特殊性,国外商学院“单打独斗”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和风险,找到国内一流的商学院合作,是一种降低风险又能双赢的方法。
譬如,一些欧美商学院在进入中国后,比较容易接触到欧美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但在与国内民营企业打交道方面,就容易“水土不服”。此时,对本土情况熟悉的中方商学院就能够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在“各取所需”的基础上,经过近些年的合作,中外方在项目中的地位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骆玉鼎看来,中外合作办学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中外合办项目在中国生根发芽,那个阶段,合办项目对国内的商学院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中方院校而言是一个引进、吸收、提高的过程。
到2005年以后,国内商学院间竞争开始逐渐激烈了。骆玉鼎认为,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品牌竞争”的阶段,各个商学院的学费与生源都出现了分化。不少商学院认为自己的品牌力不足,因此希望通过中外合作来“借品牌”,以此增强竞争力。
到了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商学院迎来了树立自身品牌的好时机。一方面,国外商学院的“架子放下来了”,另一厢,中国经济的表现仍然比较抢眼,国内商学院的品牌得以提升,且获得国际认证的数量越来越多。到了这个阶段,国内商学院的重点是打造自己的品牌,从这点看,“侧重做双学位或中外合作项目,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骆玉鼎称。
在他的心目中,国内商学院正处于第四阶段的临界点,即中国商学院携手国外商学院“走出去,通过互设海外校园、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等方式把中式商学教育扩展到海外去”。这样不仅能为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供本地化服务,也能为跨国公司培养中国通。骆玉鼎对此表示出很高的期待。
(本文部分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13-08-30